告别“爬楼”时代,普陀多个老小区实现加梯“零”的突破!

知乎者也

★~★

  上下楼的一小步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今年,长寿路街道成功推动辖区常澳馨苑、九茂小区、东沙小区和武宁路200弄4个老旧小区实现加梯“零”的突破,期间,长寿打破质疑声、困惑声,收获居民的期待声、庆祝声,那么,在这场“破零之旅”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成功宝典”呢?

  配好加梯堵点“钥匙”

  小区空间有限、楼间距狭窄……这些是老旧小区的“通病”,也成了加梯路上的硬件“拦路虎”,针对这一问题,长寿路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化身“锁匠”,针对不同的硬件堵点“锁孔”,制作出其专属破解“钥匙”。

  长三居民区下辖的常澳馨苑小区是1984年的售后公房小区,老龄化占比高,“老人们上下楼难啊,爬一会儿就得歇一会儿,老人们想着加梯、盼着加梯。”据此次加梯“破零”楼栋的“三人加梯小组”之一,也是“老长寿人”的王琳介绍,楼栋的每一层都有2户及以上的老年居民,第一次加梯征询的同意率更是达到了90%。

  然而,小区的污水、雨水、粪水三根地下主管道与加梯基坑位置重叠,且随着小区建筑时间的增长,本就是水泥质的管道出现了老化、堵塞等问题,成为加梯施工的“拦路虎”,加之小区公共面积小,开工后需要占用停车位,加剧了小区机动车停车难题。

  为此,街道加梯领导小组同“三驾马车”“三人加梯小组”、代建公司等多次进行实地勘察、调研,因地制宜探讨、制定小区加梯可行性方案:协调相关委办局,针对老旧地下管道实施三管改两管方案,错开基坑位置的同时,为困扰居民多年的管道堵塞问题“画”上句号;针对停车难题采用“螺蛳壳里做道场”形式,变竖放停车为斜放停车。同时,变户外晾衣架区域为公共区域,延伸近60公分距离,扩大公共空间面积,圆了“老宝贝”们的“加梯梦”。

  同样受到小区客观条件限制的还有武二居民区下辖的武宁路200弄,该小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四通八达的弄堂式小区,楼间距狭窄,使得加梯进程的推动在寻找合适基坑位置上“犯了难”。

  为尽早让小区“老宝贝”们实现“上上下下”的幸福,武二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搭建共商共议平台,协调相关部门、设计公司、加梯公司、居民代表等现场调研、会议探讨,不断挖潜小区内部资源,扩大可加梯面积;发动小区党员居民,为存疑居民答疑解惑;针对加梯方案,及时组织听证会,并依据居民意见优化、完善加梯方案,实现“居民的事,居民自己决定”。

  寻找沟通解惑“突破口”

  在加梯推进过程中,除了遇到硬件“拦路虎”,还会听到居民的困惑声、不解声,如何有效开解存疑居民的“心结”?街道以“健梯工作室”做架构支撑,积极挖掘小区内肯站出身、有治理热情的“老邻居”“老伙伴”,打“感情牌”、赢加梯“牌局”。

  已经61岁的陆美凤是合德里居民区下辖东沙小区“加梯小组”的成员之一,据她介绍,小区60岁以上的居民占比超60%,每逢清晨、傍晚,“老邻居”们喜欢聚在小区空地上唠唠嗑、谈谈心,期间,她常常听到“老邻居”们说起爬楼的苦恼,这也让她意识到“加梯”的必要性。

  “时间不等人啊,现在你能爬楼,可年龄要继续长的,年纪越来越大,带来的问题也就多啦。”居住在此次“破零”楼栋2楼的张叔叔(化名)一直持“反对”态度,他从当下身体情况思考,“弱化”了加梯带来的幸福指数,于是,陆美凤从使用者和实际年龄角度出发,多次、耐心地同他分析“为什么要加梯”,让加梯相关事宜在他心里清晰化、明确化,慢慢地,张叔叔明白并认同了其中的道理,也从“反对”态度转变为“支持态度”。

  晚上、周末,电话、上门,“加梯小组”的身影穿梭在各个楼层,也穿梭在居民们的心间,冥冥之中成为加梯工作的“助推器”。

★~★

  持续为民生幸福“添柴加火”

  截至目前,长寿辖区已有多个居民区实现了加装电梯从“0”到“1”、从“1”到“1 ”,在实现从零星有之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跨越中,长寿的加梯推进工作不断在扩面提速、提质增效。

  加梯宣传多样化

★~★

  期间,长寿借助条幅、折页等多种形式,广泛、详细地宣传加梯政策和居民关心的加梯问题,不断扩大“加梯有益”的覆盖“全力度”,同时,及时组织各路“加梯达人”开展宣传会、培训会、交流会等,搭建工作指导、交流、协商平台,进一步夯实“加梯达人”们对加梯政策、推进流程的掌握度、专业度,推动加梯工作顺利进行。

★~★

  接下来,长寿路街道将持续优化加梯工作流程,推动各居民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发展格局,交出一张又一张居民群众满意的加梯“答卷”。

标签:小区居民居民区长寿基坑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