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一伞巷!你好,新生活!

柒巧酱

(*>.<*)

  夏秋之际多雨水的台风天也算一个东部沿海地区的特色,对于芷江西路街道新赵家宅的居民们来说,这样的天气意味着种种不便——地面返潮、雨水倒灌是家常便饭,四条逼仄狭窄弄堂里更是只能撑起一把伞,再多便寸步难行,经年累月,便有了“一伞巷”的说法。

  今年台风季节,在当地街道、居委会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作为静安区今年体量最大的零星旧城区改建项目,静安区238街坊零星旧城区改建地块项目实现了百分百签约率。如今,新赵家宅居民们已陆续搬离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窄弄堂,告别了居行不便、麻烦频频的生活。

  狭窄的“一伞巷”即将从地图上消失,

  窄弄堂里最后绵延出的,

  是居民们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1、撑不直一把伞的弄堂,常年照不进阳光

  新赵家宅最窄的一条弄堂,宽度不足50厘米,最窄处撑不直一把伞,对门两家无法一起开门,但站在屋里,就能和对门的邻居握个手。自行车穿过弄堂,一路叮叮当当,时不时要停下等着行人贴着墙避让。

(*>.<*)

  几位爷叔阿姨站在家门口“嘎讪胡”,话题总是离不开搬家和收拾行李,一位爷叔说起家里电视机坏了该换了,屋里的阿姨回了一句:“侬现在伐用搞了,再撑一撑,阿拉就搬家了。”空间狭窄逼仄,但“一伞巷”里的居民们大多知足常乐,街坊邻里乐乐呵呵的日子里,把生活的逼仄延展出充满烟火气的人情味。

  今年65岁的曹叔叔自出生起就一直住在新赵家宅的弄堂里,见证了这里从新房沦为“捉襟见肘”的“老破小”的整个过程。“起初这弄堂能有3米宽,5吨的卡车都能开进来,后来家家户户人越来越多,住不下,房子只能往外搭,渐渐地就成了窄弄堂。”

  走进曹叔叔的家,朝北的一楼光线昏暗,刚下过雨,地砖泛着潮气。沿着狭窄的楼梯爬上阁楼,只能从弄堂两排家家户户的雨棚缝隙间勉强瞥见“一伞巷”的“一线天”。

  哪怕是大晴天,屋里光线好,对于曹叔叔来说也是一种奢望,“快70岁了,都没在自己家里晒过一天太阳,现在要去住楼房了,终于晒到太阳了。”

(*>.<*)

  2、挤挤挨挨的生活里,乐乐呵呵的人情味

  23平方米的小屋曾经蜗居着曹叔叔的父母和他们五个兄弟,年岁渐长,其他兄弟都陆陆续续搬离了“一伞巷”。儿子成家立业后,曹叔叔和爱人却迟迟没有搬走。“住习惯了,谈不上好坏,主要是弄堂里老故事太多了,割舍不下这些好邻居,侬晓得伐,这就是阿拉的弄堂文化。”

  上世纪80年代弄堂里没通煤气前,家家户户都烧蜂窝煤,那时候曹叔叔每天早上都是被起炉子的烟呛醒;弄堂狭窄不通风,每到做饭的高峰时间,谁家烧了什么菜邻里之间闻一闻就知道,遇上谁家中午烧了辣椒,走进巷子便忍不住要打个喷嚏……

  弄堂的生活虽然挤挤挨挨,但浓浓的人情味却带来大家庭一样的温暖。“晒衣服你占了我的地方,我占了你的地方,但是今天吵架明天就和好。”在曹叔叔的回忆里,今天谁家包了馄饨,大家都有口福;明天不想做饭了,弄堂里走一走,随便哪家都能吃一口。

  渐渐地,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家家户户陆续装了抽油烟机和空调,但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在排气口放了一块板子,让油烟和热气不会直接窜进对门邻居家里。

  讲述“一伞巷”里拥挤的生活时,曹叔叔临了总会加上一句“习惯了,但肯定也会留恋”。集体搬家的那一天,曹叔叔特地将家门口的门牌号摘下,一起奔赴去能晒到暖洋洋阳光的新生活。

(*>.<*)

  回忆起集中签约的那一天,陈阿姨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挥舞起双手,欢喜的心情溢于言表:“大家敲锣打鼓的,多开心呀,活了大半辈子还有机会住新房子,我那天也跑去举旗子了!”

  签约率从99.48%升到100%的过程也时时牵动着住户们的心。截至9月19日晚18点,随着最后一证居民完成签约,静安区238街坊零星旧城区改建地块项目签约率达到100%,陈阿姨和邻居们纷纷跑去大屏幕下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来之不易的一刻:“阿拉自己也没想到,3、4天时间就到100%,你说说居委会他们有多不容易。”采访间隙,陈阿姨遇到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前来询问搬家有没有困难。工作人员挨家挨户问过去,一路总是能听到住户们一句句的“辛苦了”。

  雨后天晴,陈阿姨也收拾起搬新家的行李,“侬看呀,出太阳了!”阳光照进窄弄堂,“一伞巷”里的住户们脸上挂着喜气洋洋的笑。

  几十年的逼仄狭窄,几十年的潮湿阴濛,都在这个夏秋交接的台风季里一去不复返,搬上车的一箱箱行李将过往的回忆一一保留封存,是奔向新生活时的无限向往和勇气。

标签:弄堂叔叔狭窄逼仄静安区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