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新村“老大哥”蕃瓜弄的蝶变与新生

丁磊猪猪

( ◔ ڼ ◔ )

    前不久,位于上海火车站东侧的蕃瓜弄翻开新的篇章,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建(拆除重建)项目正式举行居民集中搬场仪式。这是今年上海体量最大的小梁薄板改建项目之一,涉及14幢房屋、31个门栋、1122户居民。预计三年半后,暂别“老土地”的居民将重返家园,迎接他们的会是一个环境优美、厨卫独用、配套齐全的新“蕃瓜弄”。

    蕃瓜弄在老上海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这里作为上海第一个成片棚户区改造试点,建成了全上海第一个5层楼房的工人新村,堪称工人新村中的“老大哥”。从漏风漏雨的滚地龙,到新中国标志性的工人新村,再到如今“原拆原建”老旧住房改建工作的新试点,蕃瓜弄与上海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相互交织,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蝶变与新生。

 1970年代,蕃瓜弄小区的一户居民

   

改建后的新蕃瓜弄效果图

( ◔ ڼ ◔ )

    蕃瓜弄的由来

    蕃瓜弄位于沪宁铁路线的南面,共和新路旱桥西面。清朝中叶,有江淮及黄河区域灾民来垦荒定居。1902年,浙江海宁、新昌旅沪同乡在今蕃瓜弄的东北角建设了海昌公所。

    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人口开始聚集,成为了华界较为繁华的地带。至抗战爆发前,姚家宅(今蕃瓜弄地区)有致富里、锦裕里、如意里、吉庆里等里弄17条,并有通河布厂、大中烛皂厂和颇多的商店等。

    1937年日军轰炸闸北,姚家宅被夷为平地。之后,这里便成为了灾民避难处。

    1918年地图,蓝色框内为今蕃瓜弄大致区域

    关于蕃瓜弄名称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棚户区的贫民经常以“蕃瓜”充饥,居民自嘲为之。另一种则是,相传当地在1947年产出一只特大蕃瓜而得名。

    解放前的蕃瓜弄里满是滚地龙。这种棚屋原名“窑棚”,属于草棚中最低劣的一种。它没有屋顶与墙壁之分,用竹片做骨架,形成一个半圆形,上面盖上破芦席、破麻包,一头用破物堵住,另一头挂上破草帘或破布做门,就成为“房子”了。

    滚地龙都很矮小,人要爬着进出,里面没有桌椅床铺,是由稻草、芦席和破棉絮组成的地铺。就是这样逼仄得无法转身的地方,经常要挤上五六口人。

    蕃瓜弄的棚户建筑(上海市档案馆藏)

( ◔ ڼ ◔ )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包括蕃瓜弄在内的棚户住宅区的生存状态非常关心。

    1950年,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通过了《改善工人贫民住宅区环境卫生的决议》,开始了对棚户简屋地区的环境改造。

    蕃瓜弄也同其他棚户区一样,通过加固危屋、清除垃圾、填埋弹坑、辟建道路和铺设下水道,开辟火巷、接通电源、装设路灯,建起了公用给水站和公共厕所等,并陆续支持鼓励居民拆除“滚地龙”,翻建起一间间矮平房。

    这些房屋,起先大多用竹片编墙,用芦席和稻草盖顶,竹篱笆墙上抹上黄泥,涂上石灰水,比起原来的“滚地龙”,要干净敞亮多了。

    此后又鼓励有条件的人家翻建砖瓦结构的平房,进一步改善了居住条件。到 1963 年,蕃瓜弄有近2000户居民,新建茅草屋1200余户,木简屋400余户,竹简屋170余户,砖瓦楼房16户。“滚地龙”渐渐绝迹。

    1960年的蕃瓜弄,简易平房已取代滚地龙(上海市档案馆藏)

    标志性的工人新村

    1950年代末起,经过初步改造后的蕃瓜弄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工人小区。

    1963年改造前的蕃瓜弄,“滚地龙”已极少(上海市档案馆藏)

( ◔ ڼ ◔ )

    

    1990年代,蕃瓜弄小区进行了平改坡改造

    蕃瓜弄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批旧区改造项目,是当年标志性的工人新村。然而在与时俱进的今天,60年前的建筑显得有些陈旧。小区不断出现外墙脱落、防水、管道堵塞、电线老化等诸多生活问题,合用的煤卫设施也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如今的蕃瓜弄即将拆除原地重建,三年半后,一个崭新的蕃瓜弄将迎接街坊邻居的归来:那时的蕃瓜弄,将建有6幢多层、高层电梯房用于居民回搬,配有地下停车场,实现人车分流;小区及周边公共配套包括城市生活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点、社区党群中心和公益性幼托育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再一次蝶变新生,蕃瓜弄的明天就在眼前。

    改建后的新蕃瓜弄效果图

标签:地龙上海工人居民改建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