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业“吃饱”,为产品“提质”,上海边调查边整改|回眸上海调研

知乎姐

( ◔ ڼ ◔ )

  1961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及为准备这次全会而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多次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

( ◔ ڼ ◔ )

  1961年3月23日,党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附有毛泽东1930年写的《关于调查工作》(后来公开发表时改题为《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信中强调,深入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

  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八届九中全会。图为毛泽东在会上讲话。

( ◔ ڼ ◔ )

  党中央领导人到上海调研

  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身体力行,组织调查组或亲自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其中朱德和陈云先后来到上海调查研究。

  朱德于1961年1月在上海调研期间,听取副市长曹荻秋汇报工作,参观视察了龙华苗圃和轻工业产品展览。通过调研,朱德在1月30日给党中央、毛泽东的报告中提出:目前上海工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吃不饱”。特别是纺织工业,生产任务仅达生产能力的50%。其他轻工业生产,也有30%多的生产能力用不上去。

  报告提出,要想使上海工业“吃饱”,短时间内单靠国内供应原料是不行的,必须同时实行“以进养出”的方针——争取多进口一些原料,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再出口。报告还指出,从上海的经验来看,凡是“吃不饱”,并且有制造出口商品条件的工业部门,都可以仿效上海的办法。总之,要设法使机器开动,人尽其用。

  6月27日至7月11日,陈云到上海青浦县小蒸公社进行15天的调查研究,主要了解母猪公养好还是私养好、农作物种植物应如何安排、自留地是否需要扩大、平调退赔是否彻底以及农村商业、社办工业和手工业、粮食包产指标和征购任务,以及干部作风、群众监督等情况。

  出发前,陈云邀请经济学家薛暮桥、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院长顾复生、长期搞工会工作的领导同志,以及与他长期联系的农民代表组成“先遣队”,先去摸底。一周后,陈云带领人员前往调研,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吃住都在农民家,同时采取既听社队干部汇报,查阅过去的资料,又到农民家里访问,视察集体养猪场、公共食堂、工厂、供销社、仓库,以及召开小型座谈会等方式,一个一个问题研究。

  陈云先后召开10次专题座谈会。调查中提出,增加一点自留地的比重,决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当前农民口粮不足的情况下,农民最关心的不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而是“吃饭还是吃粥”。多分一点自留地,可以使农民多一点口粮,对巩固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好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陈云(二排中)在上海青浦县小蒸公社作农村调查时同公社干部合影

( ◔ ڼ ◔ )

  经过这次调研,与1958年相比,1961年第三季度上海自行车行业的48种产品,有一半左右质量获得提高,有近三分之一保持稳定。1962年在全国自行车行业质量评比中,“凤凰”牌自行车获得第二名。

  通过边调研边整改,其他行业领域的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比如,1960年上海生产的转炉钢二级品为40%,1961年11月下降到0.01%,基本消灭了二级品;生产的优质钢和合金钢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4.49%和180.18%。比如,在电灯泡行业,15支光、20支光、40支光、100支光、150支光等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已超国家标准。亚明灯泡厂、上海电子管厂和联合灯泡厂的产品在全国评比中分获第一、二、三名。一些行业恢复、建立了质量管理和检查制度,质量第一的意识逐步蔚然成风。

  1961年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推动上海按照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精神,调整政策、改进工作,促进经济复苏,也为上海进一步解决突出矛盾提高发展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图为1961年,上海照相机厂成批生产照相机。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标签:上海党中央调查研究调研农民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