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沪上 共话城市治理新挑战

伊秀妹妹

⊙﹏⊙‖∣°

    吾尊时尚讯:"城市是多功能综合体,是区域环境和人为选择与创造的结果,但由于目标不明确、环境支持系统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各种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功能的欠缺等、管理不到位,给城市带来更大的困扰和疼苦"……日前,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球华人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提出了上述观点。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当天,蓝志勇以《从国际城市群发展经验看我国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题发表演讲,并指出,西方国家与我国的城市都经历了从限制到发展和走向城市群发展。对标成效显著、各有特色的世界名城,并发现连绵城市群现象普遍,是西方国家解决有效集聚又维持高质量生活之间矛盾的一个方案。蓝教授认为,根据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需要改变城市设计理念,提倡综合城市主义,促进多种文化、群体的交流与合作,优化行政区域设置,打造高质量城市新生态,提高公交水平,在新技术条件下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才能成为世界城市群治理的楷模。

    据了解,当天的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和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由中国留美公共管理学会(CAAPA)、留美公共政策学会(CPSG)、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与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合办,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日本、瑞典、中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0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研讨,并围绕"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的目标,分析国内外城市治理的好政策、好理论、好实践,收获国际比较研究下的新思路、新观点、新对策。

    其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教授吴逊在题为《政府数据开放与智慧城市》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了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过度重视系统建设而忽视数据价值、过度依赖政府而缺乏社会多元参与。他认为,政府数据开放能够解决好这两个痛点问题,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

    而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则以《城市动态治理何以赋能:City-GPT的愿景探索》发表演讲,从全球城市发展格局谈起,指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新现象。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何以赋能城市动态治理这一核心问题,他剖析了已有AI技术路径存在的数字"赤字"、成本"赤字"与能力"赤字"等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模型赋能城市动态治理的City-GPT构想,从治理架构、业态架构与技术架构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并从"硬科技软科学"与"人机合作"两方面展望了未来发展。

标签:城市治理中国发展高质量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