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竹韵小集五架头专场音乐会在京举行

小伊伊

(⊙_⊙;)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香港驻京办)与恭王府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春风·粤韵”香港竹韵小集五架头专场音乐会于2月20日晚在恭王府大戏楼演出。此次演出是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以来,在香港驻京办安排下首个香港艺术团体来北京演出,饶富意义。

香港竹韵小集五架头专场音乐会在京举行

“春风·粤韵”音乐会,由香港竹韵小集五位精英组成粤乐“五架头”演绎,共分三部分,包括:南国的春风、香江风物志,粤乐无极限。节目立足香港,背靠祖国,放眼世界,展示香港“根植岭南,融会中西”魅力之都的特色。音乐会选取多位粤乐名家名作,曲目丰富多元。

香港竹韵小集五架头专场音乐会在京举行

竹韵小集成立于2003年,展现“最传统,最当代;小而美,简而精”的艺术特色。竹韵小集多年来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推广粤乐,积极对香港粤乐文化进行保育、传承、拓展,并支持新生代音乐家,薪火相传,传承传统文化,贡献深远。

香港竹韵小集五架头专场音乐会在京举行

香港驻京办主任郑伟源表示:“此次‘春风·粤韵’音乐会,是驻京办主办的‘春风’系列首场音乐会,除北京以外,也巡回到天津和哈尔滨演出。”

他亦指出:“今年将有更多香港艺术团体到访内地演出交流,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等多个范畴,大力推动两地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

香港竹韵小集五架头专场音乐会在京举行

“春风·粤韵”香港竹韵小集五架头专场音乐会

演出节目单及曲目内容介绍

开场曲

《得胜令》过场谱黄锦培整理

【一】南国的春风:

《春风得意》梁以忠曲

《鱼游春水》(高胡独奏)刘天一曲余乐夫配器

《云山春色》(扬琴独奏)汤凯旋曲

【二】香江风物志:

《霜醉枫林》卢家炽曲

《潭岗蝶影》麦伟铸曲

《兰桂腾芳》陆尉俊曲

【三】粤乐无极限:

《新彩云追月》任光曲余乐夫编曲

《粤舞升平——广东音乐名曲串烧》易剑泉、何柳堂、丘鹤俦、吕文成曲王辰威编曲

节目约长60分钟

节目介绍

「粤乐」亦名「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如广州、香港、澳门)操粤语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更是海内外最流行的中国地方乐种。2006年被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入选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粤乐」形成于清末,乐曲多由戏曲过场音乐、民歌、民间器乐曲牌演变而来。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更是粤乐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不少粤乐名家名曲,也使香港成为粤乐发展的重要基地。大量粤乐经典作品至今亦家喻户晓,为人们所喜爱。「粤乐」也是香港本土音乐的根,与近代「粤语流行曲」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竹韵小集多年来积极对香港粤乐文化进行保育、传承、拓展,并由新生代音乐家来展示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而深获好评。

「春风·粤韵」音乐会共分三部份,由乐团五位演奏家组成粤乐常见的「五架头」组合演绎,以香江粤韵带来南国春风。节目立足香港、背靠祖国、放眼世界,展示香港「植根岭南,融会中西」魅力之都的特色。

乐曲介绍

1.《得胜令》过场谱黄锦培整理

此曲原名《雁落平沙》,又名《泣颜回》,乃传统牌子曲,原本曲调情绪郁怨,有歌唱辞,黄锦培于1957年年增加末段快板,改变演绎,以唢呐配上击乐,又复加强节奏,曲调遂变得雄伟热烈,并易名《得胜令》,因气势宽宏,粤剧戏场上常用以衬托将军回朝,大军奏凯等场面。

此曲亦为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无线电视剧集《民间传奇》之主题音乐。

2.《春风得意》梁以忠曲

创作于1930年代中后期,又名《凯旋歌》,时值作者获邀与吕文成、林浩然等共掌歌林唱片的录音工作,其心境有若古人考取功名,事业得以升迁的愉悦情景。全曲酣畅、悠扬,如若春风满面、洋洋得意、眉飞色舞、趾高气扬之感。

3.《鱼游春水》刘天一曲余乐夫配器

创作于1957年初,是作者第一首高胡独奏曲。全曲乐音清澈流畅,以明快、优美的旋律,表现了鱼儿在春水里自由、欢快地嬉戏,给人一种舒畅、愉快的感受。乐曲成功吸收及引入了小提琴的自然泛音演奏技巧及潮州二弦的双催弓法,丰富了广东高胡表现力。

4.《云山春色》汤凯旋曲

白云山是南粤名山,因「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山下白云围」而命名,历史上就是广州著名的游览胜地登高远眺,可尽览市区。由于景色秀丽,古迹甚多,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更重要的,是白云山成为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天然大氧吧」,被美喻为广州的「市肺」。

此曲创作于1988年,为当代广东扬琴代表作之一,借誉白云山之美景,喻城市发展欣欣向荣。此曲在1994年获「全国第三届民族管弦乐展播」优秀作品奖。

5.《霜醉枫林》卢家炽曲

「霜落无声却有情,醉人何必是双蒸,枫如酒后环山舞,林秋虫并奏鸣。」

乐曲以传统广东音乐的风格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作者目睹枫林经霜红遍,秋风萧瑟,是一阙因景生情的标题作品,景物见于未城市化的沙田。

6.《潭岗蝶影》麦伟铸曲

创作于2022年,以传统广东音乐风格,配合现代创作方式,应用五架头的乐器组合,描写于香港岛大潭岗上远足的一些乐趣。潭岗瀑布,斑凤蝶飞。乐曲音调纯和,旋律清新,节奏速度有时自由,有时简单明快。在音乐上稍作尝试,希望延续多一点有香港特色的广东音乐味道。

7.《兰桂腾芳》陆尉俊曲

此曲受香港中环兰桂坊所启发。作曲家希望将兰桂坊的活力和热闹气氛带给每一个人,而「兰桂腾芳」更是兰桂坊的原意,以此祝福香港可以继续显贵发达。

作品在创作中模仿了电音的效果和加入了许多切分节奏,令音乐更显活力。同时亦融合了摇滚乐和即兴演奏元素,希望为广东音乐带来耳目一新的声音。

乐曲创作于2020年,为竹韵小集「未来的传统」计划委约作品之一。

8.《新彩云追月》任光曲余乐夫编曲

此曲由「粤乐新一代继承者」余乐夫于2018年创编,乐曲注入了摇滚与流行风格元素,优美与动感相呼应,使音乐满溢着时尚的现代生活气息,同时亦彰显著浓郁的岭南音乐神韵。

原曲《彩云追月》是1935年任光于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发表的民族管弦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后来被广东音乐吸纳,逐渐粤化。

9.《粤舞升平——广东音乐名曲串烧》易剑泉、何柳堂、丘鹤俦、吕文成曲王辰威编曲

《粤舞升平》是一首广东音乐联奏,以四种音乐风格表现四首传统广东曲调,包括传统风格的〈鸟投林〉(易剑泉原曲)、流行风格的〈雨打芭蕉〉(何柳堂原曲)、老上海舞厅风格的〈娱乐升平〉(丘鹤俦原曲)和爵士风格的〈步步高〉(吕文成原曲),反映了世界各地广东社群的多元文化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曲原为合奏版,于2018年由新加坡华乐团委约编写;2023年由竹韵小集委约编写成五架头版。

团队及活动演职人员介绍

(一)竹韵小集

成立于2003年,为重视本土、制作精致、充满活力的专业中乐室内乐团,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团体及注册慈善机构,除深入研习岭南传统乐种,亦致力发展本地原创中乐。2011年成立「竹韵小集有限公司」,增设理事会,由知名指挥家何文川出任艺术指导及乐团创办人陈照延出任行政总监,为乐团开创新里程,秉承「本土精英,文化传承;植根岭南,融会中西」的使命宣言,展现「最传统,最当代;小而美,简而精」的艺术特色,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多采与多元的「香港中乐文化」,以卓越的演绎呈献香港的声音。

乐团常任乐师皆为香港各大专院校音乐科系毕业的优秀青年音乐家,具有丰富演出经验。编制上继承了传统丝竹乐的演奏形式,乐器种类齐全,配备岭南特色乐器,2018年成立专注于粤乐演奏、创作、推广及研究的「竹韵五架头」组合,薪传具有香港特色的广府音乐文化。2019和2020年先后开展「弦歌不绝」与「未来的传统」计划,系统地整理和复刻香江百年粤韵,以及收集和委约本地原创作品。

乐团自成立至今已举行乐季专场音乐会逾六十场及教育外展音乐会逾六百场,首演香港作曲家新作逾六十首,委约编创作品逾四十首,曾合作演出的国际与香港本地名家不计其数。2007年起十五度获选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社区文化大使」;2008年起多次代表香港前往海内外交流演出,介绍「香港中乐文化」,足迹遍及亚洲、北美洲及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乐团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邀请参与的主要演出包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九周年国庆酒会」(2008)、「香港周@台北」(2016)、「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文艺晚会」(2022)等等;曾分别应香港作曲家联会、岭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邀请于「音乐新文化」(2014及2017)、「声影集」(2016)、「岭南大学艺术节」(2018)、「音乐新一代」(2021)、「都会音乐节」(2022)举行专场音乐会;亦曾应邀出席「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2011)、「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乐周」(2012)、「中国——东盟音乐周」(2013及2018)、「澳门国际音乐节」2015))、「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2016)、「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6)、「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2017)、「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2018)、「鹿儿岛亚洲青年艺术节」(2018)、「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2019)、「丢丢铜兰城国际音乐节」(2019)、「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艺术周」(2019)、「香港艺术节」(2022)、「南粤当代音乐周」(2022)等艺术节活动。2015年与台湾、澳门、江苏三地专业乐团联合演奏的「声闻于野——刘天华诞辰120纪念专辑」入围台湾第28届「传艺金曲奖」出版类「最佳传统音乐专辑奖」;2018年为「岭南大学知识转移计划」录音及出版「中国音乐的风格——香港作曲家作品集」。2020年制作及演奏之影片《新彩云追月》入选香港中乐团「同声抗疫——香港网上中乐节」之「八音和鸣」。

(二)演职人员

陈照延(节目监制/制作统筹)

音乐文化工作者、竹韵小集创办人及行政总监,并为中国竹笛学会名誉理事、中国音协竹笛学会理事、广东竹笛学会名誉常务理事、广东音乐艺术中心理事、香港竹笛学会理事、香港科技大学兼职导师及香港女青中乐团常任指挥。

陈氏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教育大学,获教育学士(荣誉)学位,主修地理、数学和音乐,曾分别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修读艺术行政及音乐学课程。早年师承王嘉伟学习笛子,其后多次前往内地随李镇、曾永清、俞逊发、蒋国基、戴亚等笛子大师进修,造诣益进;亦曾在粤乐大师陈添寿指导下研习唢吶、喉管和广东音乐。

陈氏多年来致力推广香港中乐文化与中国笛乐文化,除演奏及教学外,亦长期从事艺术行政、活动策划、节目监制等工作,所参与的文化交流及演出制作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三十多个城市,并曾应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广西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机构和院校邀请举行专题讲座。

陈启谦(高胡)

香港土生土长青年胡琴演奏家。2016年获香港演艺学院颁发一级荣誉音乐学士学位,在学期间随黄安源和余其伟双主修二胡及高胡,同时获得萧白镛、刘扬、蒋才如、田再励和薜克等名家指导。2018年再以优异成绩于香港演艺学院修毕音乐硕士学位,师随余其伟主修高胡。在学期间多次获颁奖学金以表扬其卓越表现。

陈氏活跃于舞台,其担任独奏或领奏的演出不计其数,并曾举办胡琴独奏会。2015年获香港电台选为「乐坛新秀」,同年又于「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香港)获得专业青年B组银奖和「大阪国际音乐大赛——香港赛区」中获得银奖(第一名从缺)。其后获「2017广东音乐大赛」专业组铜奖。曾代表香港演艺学院及其他音乐团体到比利时、荷兰、奥地利、英国、德国、法国、卢森堡、匈牙利、爱尔兰、台湾、内地等地作艺术交流及演出。

陈氏现为竹韵小集乐团首席及拉弦声部长、香港中乐团特约乐师、澳门中乐团客席乐师、音乐事务处兼职演奏员(二胡)、香港胡琴组合「弓弦作乐」创团成员等。

王家乐(中胡/椰胡)

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士(荣誉)(双主修二胡及板胡)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交流生(二胡专业),分别师随毛清华、魏冠华、霍世洁及刘长福教授。

王氏现为香港中乐团特约胡琴乐师、竹韵小集常任乐师、澳门中乐团客席乐师。王氏曾担任香港演艺学院中乐团二胡及中胡首席,香港女青中乐团拉弦声部长兼二胡首席。亦曾参与北京中央电视台音乐节目「风华国乐」录像、广东卫视「国乐大典」录像及曾分别拍摄亚洲电视乐器介绍节目和无线电视慈善节目。王氏为2018领贤慈善基金音乐奖学金得主,中学期间亦曾于香港学校音乐节取得冠军和蒲公英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赛二胡少年组金奖。

郭嘉莹(扬琴)

香港扬琴演奏家、香港演艺学院首名扬琴专业硕士。现为香港演艺学院扬琴导师、音乐事务处兼职导师、竹韵小集常任乐师及弹拨声部长、香港扬琴总会副会长、香港扬琴学会创办人兼会长。

郭氏生于广州,曾先后入读广东粤剧学校及星海音乐学院附中,2005年以优异成绩入读香港演艺学院,在学期间参与《粤乐薪传》出版计划,担任大量扬琴录音工作。2012年获中央电视台「CCTV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器乐组合」银奖。近年活跃于演奏舞台及致力扬琴教学推广,多次应邀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学术讲座,发表《广东扬琴风格诠释和实践》《广东扬琴风格回顾与风格体现》《蝴蝶琴的前世今生》等论文;首演扬琴作品包括《寻踪》《枫香古道》《越秀随影》《弹性震动》等,音乐足迹遍及法国、德国、荷兰、英国、比利时、卢森堡、匈牙利、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陈思彤(中阮/秦琴)

香港青年阮、柳琴演奏家,香港演艺学院音乐硕士。现为竹韵小集常任乐师、音乐事务处兼职演奏员,并为多间中小学及机构的乐器班导师。

陈氏自2001年起先后随张艳茹及方嘉宝学习中阮,其后随着名月琴及中阮演奏家雷群安研习阮及柳琴,并获得张鑫华、刘星、魏育茹等名家指导。中学期间于香港学校音乐节屡获殊荣,就读香港演艺学院期间更多次获发奖学金以表扬其卓越表现。2011年获选香港电台「乐坛新秀」,为4X4PLUCKED的其中一名成员并参与电台录音、录像及演出。2015年于「全国阮咸艺术展演」职业青年A组获得金奖。2017年于「第十八届国际大阪音乐大赛(香港赛区)」获民族器乐组第二名(第一名从缺);同年于「2017广东音乐演奏大赛」获铜奖。曾随不同乐团到内地、台湾、澳门、日本等地作交流表演。

朱国龙(笛子/箫)

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及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随孙永志主修笛子及副修洞箫、张庆崇副修古琴,先后得王次恒、詹永明、张延武、黄金城等名家指导,在学期间获「滙丰银行慈善基金——香港与内地学生交流奖学金」前往内地深造笛艺。

朱氏曾担任香港中乐团2015-16乐季「跃动的音符——专业人才培训计划」的笛子合奏乐师,现为竹韵小集常任乐师。曾到访欧洲、日本、韩国、台湾及内地等地演出。

标签:香港小集竹韵音乐扬琴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