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外滩27号"!《繁花》背后的那些外贸往事

蔡徐坤

*@_@*

  日前,电视剧《繁花》的热播,让观众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八、九十年代的上海。电视剧中汪小姐工作的“外滩27号”外贸大楼,对于很多“老外贸人”来说十分熟悉又亲切。《繁花》里藏着哪些外贸元素,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如何变迁?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友、老师聊了聊那些外贸往事。

  外贸大楼

*@_@*

  “外滩27号”外贸大楼是电视剧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地点之一,其前身是号称“洋行之王”的怡和洋行,1955年收为国有,此后长期作为上海市外贸局的办公大楼,故称“外贸大楼”,上海的外贸经济就是从这里腾飞的。那个时候外贸进出口权是归属国家的,所以在电视剧中,汪小姐是一名国有企业的外销员,也是负责出口配额的“关键人物”。

*@_@*

  “像汪小姐一样的中国第一批外贸业务员,见证了中国外贸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原东方国际集团美洲分公司总裁陈才林看过《繁花》后,勾起了自己的回忆。作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前身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79级经济系校友,陈才林1983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外滩27号”,第一份工作就是担任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的外销员,负责美国地区的业务。

  陈才林(右二)与美国宾客合影

*@_@*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创建于1960年(当时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商务部前身)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学校以培养外销员为特色,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外语好、懂法律、上手快’是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也获得了企业界的高度认可。”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何欢浪介绍,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学校提出“四通”人才培养,即学生需要掌握对外经贸领域的通用语言、通用管理、通用规则、通用工具。随着贸易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转型,在新时期,学校服务国家“贸易强国”战略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提升的需要,通过理工赋能经管专业,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何欢浪说:“当前,我们正在积极创新实践,通过双专业建设、微专业建设、实验班建设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学生能掌握系统深入的经济学理论、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和了解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与政策。实现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对外经贸人才的培养目标。”

  (图:校方提供)

标签:外贸上海外滩繁花中国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